41次
2025-10-23
化妝品需長期接觸皮膚、黏膜(如口紅接觸口腔、眼影接觸眼周),若含致突變物質,可能通過皮膚滲透損傷人體細胞基因,甚至埋下遠期健康隱患。化妝品回復突變試驗能在產品上市前,快速篩查出這類風險,避免有害產品接觸消費者。

化妝品回復突變試驗方法
1.準備核心材料
試驗菌株:選用6株標準菌株(如鼠傷寒沙門氏菌TA1535、TA97、TA98、TA100、TA102,或搭配大腸桿菌WP2uvrA),均為“營養缺陷型突變株”(缺組氨酸/色氨酸合成能力,正常無營養培養基上難生長)。
受試樣品:化妝品需處理成可溶解/混懸的樣品液(如用生理鹽水、二甲基亞砜稀釋,避免溶劑自身致突變)。
關鍵試劑:含S9代謝激活系統(模擬人體肝臟代謝,檢測需經代謝才致突變的物質)和不含S9的兩種體系;以及“缺組氨酸/色氨酸的培養基”(僅反向突變菌能生長)。
2.設定試驗分組
為對比判斷結果,需同步設4組,每組做3個重復:
空白對照組(僅菌株+培養基,看“自發回復突變菌落數”);
陽性對照組(菌株+已知致突變劑,驗證試驗體系有效);
樣品組(菌株+不同濃度化妝品樣品):分“加S9”和“不加S9”兩種情況,覆蓋“直接致突變”和“經代謝致突變”兩類物質。
3.接種與培養
取菌株菌液,分別與“樣品液(或對照液)”“S9混合液(或無S9緩沖液)”混合;
加入融化的“頂層瓊脂”(含微量組氨酸/色氨酸,供菌株初期少量生長),快速混勻后倒在“底層培養基”上;
37℃恒溫培養48-72小時,讓反向突變菌形成可見菌落。
4.觀察與計數
培養結束后,直接數每組平板上的“回復突變菌落數”,計算平均值——若樣品組菌落數顯著多于空白對照組,則提示化妝品可能有致突變性。
化妝品回復突變試驗注意事項
菌株質量把控:試驗前需驗證菌株特性,避免菌株退化或污染,否則會直接導致結果失真。
樣品處理規范:化妝品需制成可溶解/混懸的均勻液體,避免含顆粒、油脂等雜質;同時控制樣品濃度,過高可能抑制細菌生長(出現假陰性),過低則可能漏檢致突變性。
S9系統有效性驗證:S9代謝液需新鮮制備,且試驗前要通過“陽性對照”確認其活性,若S9失效,會漏檢“需代謝才致突變”的物質。
陰性/陽性對照必設:必須同步做空白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缺少對照則無法判斷結果是否可靠。
避免抑菌干擾:若樣品組菌落數過少,需先排查是否“抑制細菌生長”,而非直接判定“陰性”——抑菌會掩蓋致突變性,導致假陰性。
結果重復性驗證:可疑結果需重復試驗,且可調整劑量或試驗條件(如改變S9用量),避免單次試驗誤差影響結論。
培養條件穩定:培養溫度(37℃±1℃)、時間(48-72小時)需嚴格控制,溫度波動或培養不足/過久,會影響菌落形成數量,干擾計數。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