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化妝品回復突變試驗標準依據及結果判定
  • 43次
  • 2025-10-23

  化妝品回復突變試驗原理是用“營養缺陷型細菌”(如鼠傷寒沙門氏菌)——這類細菌因基因缺陷無法合成生長必需的營養(如組氨酸),正常情況下難生長;若化妝品含致突變物質,會誘導細菌基因“反向突變”(缺陷基因恢復正常),使其能在缺營養的培養基上形成菌落,通過對比菌落數量判斷化妝品是否有誘導基因突變的風險。


化妝品回復突變試驗


  化妝品回復突變試驗標準


  化妝品回復突變試驗主要依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第六章8細菌回復突變試驗(2019年第12號)》進行,該試驗通常被稱為Ames試驗。


  1)菌株選擇:采用鼠傷寒沙門氏菌TA1535、TA97或TA97a或TA1537、TA98、TA100、TA102或大腸桿菌WP2uvrA或大腸桿菌WP2uvrA〔pKM101〕作為標準組合菌株。


  2)試驗條件:試驗應在有和沒有S9代謝激活系統的情況下同時進行。S9混合液是經多氯聯苯或苯巴比妥鈉和β-萘黃酮結合誘導的大鼠肝勻漿,在9000g下離心10min后的肝勻漿上清液,用于模擬體內代謝環境。


  3)培養基制備:根據不同菌株需求,制備含有微量組氨酸或色氨酸的頂層瓊脂培養基等,以滿足細菌在最初幾個小時內的生長需求,當添加的組氨酸/色氨酸用盡時,只有突變菌才能繼續生長成可見的反向突變菌落。


  化妝品回復突變試驗結果判定


  1.回復菌落計數:


  直接計算培養基上的回復菌落數,計算每個菌株每劑量三個平板上回復菌落數的平均值和標準差。


  2.結果評價:


  在良好的背景生長條件下,試驗菌株TA1535、TA1537、TA98和大腸桿菌的回復菌落數等于或大于未處理對照組的2倍,其他試驗菌株回復菌落數等于或大于未處理對照組的2倍,有下列情況之一可判定為陽性結果:


  (1)存在劑量反應關系;


  (2)一個測試點具有可重復的陽性結果。陰性結果表明受試物質在試驗條件下未對試驗菌株誘導基因突變。


  3.點試法結果評價:


  如果供試物樣紙周圍有較多密集的回復菌落,與未處理的對照有顯著差異,可初步判定供試物突變試驗陽性,但應通過摻入驗證試驗。


  4.驗證:


  明顯的陽性結果無需驗證;可疑結果應通過其他方法驗證;陰性結果需驗證,即重復試驗,可改變試驗條件,如劑量間隔等。


  化妝品回復突變試驗應用場景


  新原料備案/注冊:評估新原料的遺傳毒性風險,是化妝品原料安全性評估的核心環節;


  終產品安全性驗證:針對宣稱“功效性”(如美白、抗衰)或含高風險成分(如某些植物提取物、防腐劑)的化妝品,驗證其是否存在致突變隱患;


  生產工藝優化:若某原料試驗陽性,可通過調整提取工藝、添加抑制劑等方式降低致突變性,再重新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