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新聞資訊 技術文章 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監測工作如何進行?工作流程和方案編制要點解析
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監測工作如何進行?工作流程和方案編制要點解析
  • 45次
  • 2025-05-15

  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對海洋溢油受損生態系統的修復力度,但由于海洋溢油污染具有擴散快、危害持久等特性,加之受損區域生態系統結構復雜、類型多樣,且存在諸多不可控因素,使得過去在生態修復監測與效果評估工作中,始終缺乏統一的規范標準與專業技術指引。


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監測



  《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監測和效果評估技術指南》(GB/T45142-2025)將于同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一標準的誕生,標志著我國在海洋溢油污染治理領域,終于擁有了首部系統性、規范性的生態修復監測與效果評估國家標準。該標準全面覆蓋了我國管轄海域內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監測與效果評估工作,對工作流程設計、方案編制要點、監測實施細則及效果評估方法等核心環節,均作出了細致規范。其正式實施后,將為我國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工作筑牢科學根基,有力推動相關技術流程標準化、規范化,為項目的精細化管理與科學決策提供堅實支撐。


  中科檢測是第三方檢測機構,遵循GB/T45142-2025標準進行監測和效果評估工作,可提供一系列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監測和效果評估服務,并出具權威報告。


  監測和效果評估工作程序


  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監測和效果評估工作分為工作方案編制、生態修復監測、生態修復效果評估和報告編制4個階段,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監測和效果評估工作宜與海洋溢油生態修復工作同步進行,工作程序如下。


  a)工作方案編制階段:收集生態修復海域的背景資料,開展現場踏勘,編制工作方案。


  b)生態修復監測階段:根據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監測和效果評估工作方案,組織開展生態修復監測工作。


  c)生態修復效果評估階段:篩選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效果評估指標,開展生態修復效果分析和評估。


  d)報告編制階段:編制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監測和效果評估報告,同時宜建立完整的相關檔案以備追溯。


  監測和效果評估工作方案編制


  1、資料收集


  收集海洋溢油事故相關信息(包括事故原因、事故類型、事故設施名稱和位置、事故發生的時間、溢出物的理化特性、溢油量、擴散過程、事故后采取的措施和控制情況等)、海洋溢油生態損害對象及程度、生態修復方案及報告等資料和最新圖件,同時收集生態修復區域海洋環境現狀資料(包括水文氣象、海水化學、海洋沉積物、海洋生物及生物體質量等),海洋環境現狀資料的收集和使用宜根據GB/T19485的規定執行,對收集的調查資料和圖件宜注明其來源和時間,使用已有的資料時宜根據GB/T12763(所有部分)的要求處理后方可使用。


  2、工作方案編制


  根據收集的資料和現場踏勘結果,確定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監測和效果評估的工作目標、工作范圍,制定海洋溢油污染生態修復監測和效果評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宜包括:


  ——項目概況;


  ——監測和效果評估工作目標、工作范圍;


  ——監測和效果評估實施方案;


  ——實施周期和進度安排;


  ——組織實施和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