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牙膏總氟量檢測方法有哪些
  • 10次
  • 2025-09-12

  在牙膏的生產與質量管控中,總氟量是衡量產品安全性和功能性的關鍵指標之一。總氟量指牙膏中所有含氟化合物的總量,其數值直接關系到牙膏防齲效果的有效性和使用的安全性。若總氟量過低,防齲作用難以發揮;若過高,則可能增加氟斑牙、氟骨癥等健康風險。因此,牙膏總氟量檢測至關重要。


牙膏總氟量檢測


  牙膏總氟量檢測方法


  (1)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基于物質對特定波長光的吸收特性進行定量,設備簡單、成本極低,適合基層實驗室或預算有限的小型企業用于牙膏總氟量的初步檢測。


  在酸性條件下,牙膏中的氟離子與氟試劑(如茜素絡合酮,ALC)、硝酸鑭反應生成藍色三元絡合物。該絡合物在620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且在一定濃度范圍內(0.1-10μg/mL),吸光度與氟離子濃度遵循朗伯-比爾定律呈線性關系。通過測量吸光度,對比標準曲線即可計算總氟量。


  (2)離子選擇電極法:


  離子選擇電極法憑借操作簡便、成本適中、準確性高的特點,成為目前牙膏總氟量檢測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無論是生產企業的日常質量控制,還是第三方實驗室的常規檢測,都常以該方法為核心。


  該方法利用氟離子選擇電極對氟離子的特異性響應,將其與參比電極(如飽和甘汞電極)共同插入經前處理的牙膏樣品溶液中,組成原電池。在特定條件下(如恒定溫度、適宜pH值),電池電動勢與溶液中氟離子活度的對數遵循能斯特方程呈線性關系。通過測量電動勢,結合已知濃度的氟標準溶液繪制的標準曲線,即可反推出樣品中總氟離子的濃度,進而計算出牙膏總氟量。


  (3)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高效液相色譜法憑借分離效率高、選擇性強、靈敏度高的優勢,適用于牙膏總氟量的高精度檢測,尤其在需要同時分析多種氟化物(如氟化鈉、單氟磷酸鈉)或樣品中干擾成分較多的場景中表現突出。


  牙膏中的氟化物(包括游離氟和結合氟)經前處理轉化為可離子化的形態后,通過離子交換色譜柱進行分離。由于不同氟化物離子在固定相(色譜柱)和流動相(如碳酸鈉-碳酸氫鈉緩沖液)之間的分配系數不同,會以不同的保留時間流出。再通過電導檢測器檢測其電導率(與氟化物濃度成正比),結合標準品的保留時間定性、峰面積定量,最終計算出總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