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次
2025-09-10
日常生活中,洗衣粉、洗潔精、洗衣液等洗滌劑需頻繁接觸皮膚,其是否存在刺激性直接關(guān)系到使用者的健康。為避免洗滌劑引發(fā)皮膚紅腫、瘙癢、潰爛等問題,洗滌劑皮膚刺激性試驗成為產(chǎn)品上市前的關(guān)鍵檢測環(huán)節(jié)。
洗滌劑皮膚刺激性試驗是依據(jù)毒理學原理,通過動物試驗或體外模型,模擬人體皮膚接觸洗滌劑的場景,觀察皮膚是否出現(xiàn)紅斑、水腫、結(jié)痂等刺激反應(yīng),進而評估洗滌劑對皮膚安全性的科學檢測手段。
洗滌劑皮膚刺激性試驗項目指標
1.單次皮膚刺激性試驗:
該試驗將洗滌劑樣品直接涂抹在試驗動物(常用家兔、豚鼠)的完整皮膚上,覆蓋固定后,觀察接觸24小時、48小時、72小時后的皮膚反應(yīng),核心指標包括:
紅斑與焦痂形成:按“無紅斑(0分)→輕微紅斑(1分)→中度紅斑(2分)→重度紅斑(3分)→紅斑伴焦痂(4分)”分級計分;
水腫形成:按“無水腫(0分)→輕微水腫(1分)→中度水腫(2分)→重度水腫(3分)”分級計分;
刺激強度判定:將紅斑與水腫評分相加,得出“原發(fā)性刺激指數(shù)(PII)”。PII<0.5分為“無刺激”,0.5-2.9分為“輕度刺激”,3.0-5.9分為“中度刺激”,≥6.0分為“重度刺激”。
輔助觀察指標:皮膚是否出現(xiàn)干燥、脫屑、毛發(fā)脫落等非特異性反應(yīng),以及反應(yīng)的消退時間(通常觀察至14天)。
2.多次皮膚刺激性試驗:
針對沐浴露、洗手液等需每日使用的洗滌劑,需通過多次接觸試驗評估累積刺激效應(yīng)。試驗方法為連續(xù)21天在動物同一部位涂抹樣品,每天1次,每次接觸4小時后清洗,核心指標除延續(xù)單次試驗的“紅斑、水腫評分”外,新增:
累積刺激指數(shù)(CSI):計算21天內(nèi)每日刺激評分的平均值,CSI<1.0分為“無累積刺激”,1.0-2.9分為“輕度累積刺激”,≥3.0分為“中度及以上累積刺激”;
皮膚屏障完整性:通過檢測皮膚經(jīng)表皮水分流失量(TEWL)、角質(zhì)層含水量,判斷長期接觸是否破壞皮膚屏障功能;
組織病理學檢查:試驗結(jié)束后取皮膚組織切片,觀察表皮是否出現(xiàn)角化過度、細胞水腫、炎細胞浸潤等病理改變。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wù)機構(gòu)。

整體技術(shù)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