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餐具洗滌劑殘留檢測標準及方法
  • 14次
  • 2025-09-08

  餐具洗滌劑殘留檢測是指通過專業的實驗方法和技術手段,對經過餐具洗滌劑清洗后的餐具表面,以及可能接觸到的食品、果蔬等物品表面,殘留的洗滌劑成分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過程。其核心目的是驗證餐具在正常清洗和沖洗后,是否存在對人體健康有潛在風險的洗滌劑殘留,確保餐具使用的安全性,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人們健康的重要環節。


餐具洗滌劑殘留檢測


  餐具洗滌劑殘留檢測標準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是餐具洗滌劑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也是殘留檢測的重點指標。


  依據國家強制性標準GB1493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消毒餐(飲)具》,明確規定餐具表面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的限量要求為“不得檢出”。這里的“不得檢出”并非指絕對不存在,而是指在規定檢測方法的檢出限以下(通常檢出限為≤0.005mg/100cm2),即殘留量極低,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餐具洗滌劑殘留檢測方法


  按照GB/T5750.4-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中的亞甲藍分光光度法執行,具體步驟如下:


  樣品制備:用一定體積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反復沖洗待檢測餐具的內壁(或表面),收集沖洗液作為檢測樣液;


  反應與萃取:取適量樣液于分液漏斗中,加入亞甲藍溶液(陽離子染料)和三氯甲烷(有機溶劑),振蕩后靜置分層。亞甲藍會與樣液中的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結合,形成藍色的離子締合物,該締合物易溶于三氯甲烷,使三氯甲烷層呈現藍色;


  定量分析:將三氯甲烷層移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計在特定波長(通常為650nm)下測定其吸光度,通過與已知濃度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標準溶液繪制的標準曲線對比,計算出樣液中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含量;


  結果判定:若計算出的殘留量低于檢出限(≤0.005mg/100cm2),則判定為“未檢出”,符合標準;若高于檢出限,則判定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