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次
2025-09-05
在日常生活中,洗衣皂粉和洗衣粉都是常見的衣物洗滌產品。對于洗衣皂粉的質量把控,行業內有著QB/T2387-2008這樣的檢測標準。洗衣皂粉檢測的目的在于通過專業手段驗證產品是否符合相關標準QB/T2387-2008《洗衣皂粉》及質量要求,確保產品在成分、性能、安全等方面達標。
洗衣皂粉檢測標準
QB/T2387-2008《洗衣皂粉》標準規定了洗衣皂粉的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保質期等內容。該標準適用于以天然油脂加工的活性物及其他表面活性劑和助劑、分散劑、酶制劑、添加劑等配制生產的洗衣皂粉。技術指標要求如下:
(1)感官指標:
外觀:目測檢驗,如有結團,但用手輕壓結團即松散,視為合格。
色澤:通過目測檢驗其顏色是否符合要求。
氣味:憑嗅覺檢驗是否有異味或符合規定的氣味。
(2)理化指標:
pH:測量浸入表面活性劑水溶液中的電極的電位差,以pH值表示,檢測洗衣皂粉溶液的酸堿度。
游離堿:用鹽酸標準滴定溶液滴定洗衣粉樣品溶液至某一設定的pH值,將消耗的鹽酸溶液用等摩爾的氫氧化鈉表示為洗衣粉中游離堿含量,以確定游離堿的含量是否在規定范圍內。
磷酸鹽:檢測洗衣皂粉中磷酸鹽的含量。
表觀密度:測定洗衣皂粉的表觀密度,該指標影響產品的包裝、運輸和使用。
總活性物:檢測洗衣皂粉中起去污等作用的總活性物的含量,是衡量產品去污能力的重要指標。
干鈉皂:測定洗衣皂粉中干鈉皂的含量,干鈉皂含量會影響洗衣皂粉的性能和質量。
水分和揮發物:檢測洗衣皂粉中水分和揮發物的含量,確保產品質量穩定,防止因水分或揮發物含量不當導致產品變質或性能下降。
(3)使用性能:通過對規定污布的去污力檢測,評估洗衣皂粉的實際去污效果,這是衡量洗衣皂粉使用性能的關鍵指標。
洗衣皂粉與洗衣粉的區別
主要成分:
洗衣皂粉以皂基(如脂肪酸鈉)為主要活性成分,還會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劑輔助清潔,成分更接近傳統肥皂;而洗衣粉則以合成表面活性劑(如烷基苯磺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等)為主要活性成分,同時搭配較多助洗劑(如磷酸鹽、硅酸鈉等)來增強去污效果。
清潔特性:
洗衣皂粉的皂基成分對油脂類污垢(如衣物上的汗漬、油漬)去污力較強,且泡沫相對較少,更容易漂洗干凈,殘留風險較低;洗衣粉因合成表面活性劑和助洗劑的協同作用,整體去污范圍更廣,對灰塵、泥漬等多種污垢都有較好清潔效果,但部分產品泡沫豐富,若漂洗不徹底可能存在殘留。
適用場景:
洗衣皂粉性質相對溫和,對皮膚刺激性較小,更適合清洗貼身衣物(如內衣、嬰幼兒衣物)以及絲綢、羊毛等嬌貴面料;洗衣粉清潔力較強,但部分產品堿性較高,更適合清洗外套、牛仔褲、床單等非貼身的耐用面料,不過也有專門針對敏感肌膚或嬌貴面料設計的中性洗衣粉。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