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次
2025-09-04
透明皂作為直接接觸皮膚或用于衣物清潔的產品,其安全性是核心背景,需通過檢測排查原料帶來的風險,以及配方中可能添加的防腐劑、香精、色素等是否符合安全標準,避免引發皮膚過敏、刺激或衣物損傷。透明皂檢測第三方報告辦理有哪些內容?具體辦理流程是什么?
透明皂檢測報告內容
(1)檢測依據:
明確檢測所依據的標準為QB/T1913-2004《透明皂》。該標準規定了透明皂的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等內容,是判定透明皂質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準則。
(2)檢測項目及結果:
1、感官指標
包裝:描述包裝的完整性、印刷清晰度、標識準確性等。
皂體外觀:記錄皂體的形狀是否規則,表面是否光滑,有無氣泡、裂紋、雜質等缺陷。
氣味:評價透明皂的氣味是否正常、有無異味。結果表述為“具有該產品應有的香氣,無不良氣味”,滿足標準對氣味的要求。
2、理化指標
總有效物:通過特定的化學分析方法測定總有效物的含量。
干鈉皂:給出干鈉皂的檢測數值,如“[X]%”,并依據QB/T1913-2004中對于干鈉皂含量的不同類型規定(Ⅰ型、Ⅱ型分別有對應標準范圍)進行合格判定。
氯化物(以NaCl計):報告氯化物的檢測結果,如“[X]%”,與標準規定的限量值(一般有明確的最大允許含量)比較,判斷是否符合要求。
水分和揮發物:檢測并記錄水分和揮發物的含量,例如“[X]%”,根據標準中相應的水分和揮發物含量范圍進行合格與否的判斷。
游離苛性堿(以NaOH計):給出游離苛性堿的測定值,如“[X]%”,按照標準規定的游離苛性堿限量(通常有上限要求)進行判定。若檢測值超過標準上限,則產品不符合要求。
透明度:對于透明度檢測,需注明檢測條件,如“(6.50±0.15)mm切片”下的檢測結果。結果可表述為“在(6.50±0.15)mm切片下,透明度良好,符合標準要求”或給出具體的透光率數值,并與標準中規定的透明度要求進行對比判定。
發泡力(5min):報告在規定時間(5分鐘)內的發泡力檢測數值,如“[X]mL”,與QB/T1913-2004中發泡力的標準值進行比較,確定是否達標。
(3)檢測結論:
綜合各項檢測項目的結果,明確給出該透明皂產品是否合格的結論。例如,“經依據QB/T1913-2004標準檢測,所檢項目全部符合標準要求,判定該產品合格”或“經檢測,[具體不合格項目]不符合QB/T1913-2004標準要求,判定該產品不合格”。
透明皂檢測報告辦理流程
1.確定檢測需求:明確依據QB/T1913-2004需檢測的項目(全項或部分關鍵項),選定檢測類型(委托檢測、監督抽查等)。
2.提交檢測申請:聯系所選機構,填寫含委托方、產品、檢測項目等信息的申請表,提供產品說明書等資料。
3.樣品準備與送檢:按標準抽樣,妥善包裝并標注信息,通過自送或郵寄將樣品送至檢測機構。
4.配合檢測過程:機構接收樣品后制定方案并檢測,委托方可關注檢測進度。
5.領取與確認報告:檢測完成后,接收審核通過的報告,核對內容,有疑問及時咨詢機構。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