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次
2025-09-08
餐具洗滌劑檢測是指依據相關國家標準(如GB14930.1-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洗滌劑》、GB/T9985-2022《手洗餐具用洗滌劑》等),采用專業的實驗方法和儀器設備,對餐具洗滌劑的安全性、功能性、理化特性及衛生指標等進行系統性檢驗與分析的過程,檢測內容通常涵蓋有害物含量、微生物指標、表面活性劑生物降解性、去污力、pH值等關鍵項目。
餐具洗滌劑檢測方法
1)pH值檢測:按照GB/T6368-2008的規定,使用精密pH計在25℃±1℃條件下測定。將pH計的電極浸入適量洗滌劑溶液中,待讀數穩定后記錄數值。
2)去污力檢測:采用人工污布法或實際餐具去污實驗進行量化評估。例如依據GB/T9985-2022,使用標準污布(如含有蛋白污漬、油脂污漬等),按照規定的洗滌程序(包括洗滌溫度、時間、洗滌劑濃度等)進行洗滌,通過對比洗滌前后污布的污漬殘留情況,計算去污率。
3)表面活性劑含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配合蒸發光散射檢測器(ELSD),依據GB/T13173-2021進行測定。將洗滌劑樣品進行處理后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通過分離不同成分并檢測其含量,確定表面活性劑的總量。表面活性劑是洗滌劑發揮去污作用的關鍵成分,其含量影響洗滌劑的清潔效果。
4)甲醇檢測:依據GB/T30795-2014,采用氣相色譜法進行測定。將樣品經過預處理后,在氣相色譜儀中進行分離和檢測,得出甲醇的含量。
5)甲醛檢測:按照GB/T30796-2014,利用分光光度法等進行檢測。將樣品與特定試劑反應,通過檢測反應產物在特定波長下的吸光度,計算出甲醛含量。甲醛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需嚴格控制其在洗滌劑中的含量。
6)重金屬檢測:如鉛、砷、汞等重金屬,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前處理使用微波消解系統。將洗滌劑樣品消解后,通過ICP-MS檢測其中重金屬的含量。
7)1,4-二噁烷檢測:根據GB/T26388-2011,采用氣相色譜-質譜(GC-MSD)法。將樣品經過處理后,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中進行分析,確定1,4-二噁烷的含量。1,4-二噁烷可能對人體健康有潛在風險,需嚴格監控。
8)菌落總數檢測:按照GB4789.2-2016的方法,采用稀釋平板計數法。將洗滌劑樣品進行梯度稀釋后,接種到適宜的培養基上,在特定溫度下培養一定時間,計數平板上生長的菌落數,從而得出菌落總數。
9)大腸菌群檢測:依據GB4789.3-2016大腸菌群平板計數法。將樣品接種到含有特定培養基的平板上,培養后觀察是否有大腸菌群生長的特征菌落,通過計數來判斷大腸菌群的數量。微生物超標可能導致產品變質,影響使用效果和人體健康。
10)農藥去除效果檢測(針對有此功能宣稱的產品):根據GB/T24691-2022的規定,模擬實際使用場景,使用含有農藥殘留的果蔬或模擬物,按照產品說明進行洗滌操作,然后檢測洗滌前后農藥殘留量的變化,計算農藥去除率(P值)。
11)穩定性檢測:將洗滌劑樣品置于不同溫度條件下(如低溫-5℃±2℃、高溫40℃±2℃等)保持一定時間(如低溫放置1周,高溫放置2周),觀察其外觀、氣味、pH值、黏度等是否發生明顯變化。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