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新聞資訊 技術文章 塑料抗菌檢測標準最新規范要求GB/T 31402-2023
塑料抗菌檢測標準最新規范要求GB/T 31402-2023
  • 21次
  • 2025-06-30

  塑料作為一種常見的材料,其抗菌性能的檢測至關重要。塑料抗菌檢測標準GB/T31402-2023《塑料和其他無孔材料表面抗菌活性的測定》于2023年11月27日發布,2024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代替了GB/T31402-2015,為塑料及其他無孔材料表面抗菌活性的測定提供了最新規范要求。


塑料抗菌檢測


  塑料抗菌檢測標準最新規范要求


  GB/T31402-2023適用于經抗菌處理的塑料和其他無孔材料、產品(包括半成品)表面抗菌活性的評價。相較于GB/T31402-2015,其適用范圍從單純的塑料表面擴展到由其他無孔材料制成的產品表面。


  1)抗菌活性測定原理


  該標準采用的抗菌試驗需將最小劑量的抗菌劑(化學品)溶入到接種菌液中。其原理是通過對比接種細菌后的試樣與對照樣在規定條件下培養后,細菌數量的變化情況,來測定材料表面的抗菌活性。在規定的培養時間后,觀察并記錄試樣表面的細菌生長情況,包括菌落數量、形態等,以此來評價材料表面對細菌的抑制或殺滅能力。


  2)抗菌活性評估方法


  定量評估:通過測定試樣表面細菌數量的減少來量化抗菌效果。計算抗菌率,抗菌率(%)=[(對照樣表面細菌數量-試樣表面細菌數量)/對照樣表面細菌數量]×100%。例如,若對照樣表面細菌數量為1000CFU/cm2,試樣表面細菌數量為100CFU/cm2,則抗菌率為(1000-100)/1000×100%=90%。


  定性評估:通過觀察試樣表面細菌生長情況來評價抗菌效果,如是否有菌落生長、菌落的大小和形態等。若試樣表面無菌落生長,可判定為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若菌落數量明顯少于對照樣,且菌落形態異常、生長受到明顯抑制,也可認為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3)抗菌活性等級劃分


  根據抗菌率或細菌生長抑制情況,可將材料的抗菌活性劃分為不同等級。例如,抗菌率≥99%可劃分為高抗菌活性等級;抗菌率在90%-99%之間為中等抗菌活性等級;抗菌率在50%-90%之間為低抗菌活性等級;抗菌率<50%則認為抗菌活性較差。具體的等級劃分可根據行業需求和標準進一步細化和明確。


  GB/T31402-2023塑料抗菌檢測標準的實施,為塑料和其他無孔材料表面抗菌活性的測定提供了統一、科學的規范要求。通過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試驗和評價,能夠準確測定材料的抗菌性能,為抗菌產品的研發、生產和質量控制提供有力依據,促進抗菌材料行業的健康發展,更好地保障人們的生活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