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膠鞋抗菌性能試驗方法有哪些
  • 18次
  • 2025-07-01

  ?膠鞋抗菌性能?是指膠鞋在特定條件下抑制或殺死附著在其表面的細菌的能力。?膠鞋的抗菌性能對于防止細菌滋生、減少異味和保持鞋內環境清潔具有重要意義。膠鞋抗菌性能試驗標準如HG/T3663-2014為膠鞋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奠定了基礎,確保了產品質量和消費者健康?。


膠鞋抗菌性能試驗


  膠鞋抗菌性能試驗方法


  1)瓊脂平板法:


  HG/T3663-2014《膠鞋抗菌性能試驗方法》中規定的瓊脂平板法是較為常用的一種。其原理基于膠鞋及其部件中抗菌材料(物質)在營養瓊脂培養基內的擴散作用。當抗菌材料在擴散過程中保持足夠濃度時,可對某些細菌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進而在培養基上產生透明的抑菌圈,通過觀察抑菌圈及培養基與試樣接觸區域的菌落生長情況,來定性評定膠鞋產品的抗菌性能效果。


  2)吸收法:


  適用于吸水性較好的材料,如織物。該方法能準確反映材料的抗菌性能,測試過程中需保證菌液均勻分布于試樣上。但如果試樣吸水性較差不能充分吸收菌液,或接種過程中菌液遺灑、分布不均,以及在洗脫過程中洗脫不徹底,都會使測試結果不準確。


  3)膜接觸法:


  對于吸水性較差或拒水的鞋材,如微孔材料(貼膜革或重革)、eva發泡材料、聚氨酯發泡材料,以及致密材料(塑料或包膜材料)較為適用。此方法要求試樣表面平整,操作時將菌液均勻滴加在試樣表面,再將覆蓋膜平鋪在試樣表面。


  4)振蕩法:


  該方法模擬實際著鞋行走的狀態,對鞋材的材質要求較低,親疏水性以及任意形狀結構的鞋材都適用,適合各種類型的鞋類部件材料、成型材料,特別是具有非溶出抗菌技術的材料。振蕩法中試樣與菌液動態接觸,相對吸收法操作更簡單,可操作性較高。


  5)培養皿法(濕式法):


  在不含碳源的無機鹽瓊脂培養基表面放置試樣,在試樣表面接種孢子液后,置于一定溫度、濕度的環境中培養一段時間,觀察試樣表面霉菌生長情況。通過對比試樣和對照樣品上霉菌生長狀況,得到抗真菌性能等級。此方法中每個試樣相對獨立,互不干擾,節省空間,但測試周期長,需要較多培養基防止干裂。


  6)懸掛法(干式法):


  將孢子液均勻噴灑于試樣表面,接種后的試樣懸掛在試驗箱中,在一定溫度、濕度的環境中培養一段時間后觀察試樣表面霉菌生長情況。該方法適合較厚的試樣,但噴灑不均勻、霧化效果不好會影響試驗結果,且多個試樣試驗時需要多個試驗箱,占據空間,同時在噴灑孢子液過程中要防止孢子擴散污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