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次
2025-07-02
抗菌漆膜是一種具有抑制或殺滅細菌、霉菌等微生物功能的涂料膜層,廣泛應用于醫療、食品加工、公共設施等領域,以減少微生物滋生帶來的健康風險。漆膜抗菌檢測有哪些方法?
漆膜抗菌檢測方法
1、表面接觸法
樣品與菌液準備:準備好干燥固化后的漆膜樣品,確保表面清潔無污染;制備合適濃度的試驗菌液(濃度范圍同前)。
接種與培養:在無菌操作臺上,用無菌棉簽蘸取菌液,均勻涂抹在漆膜樣品表面,使漆膜表面均勻覆蓋一層菌液。將接種后的漆膜樣品放置在特定的培養容器中,保持一定的溫濕度條件(如溫度37℃,相對濕度90%左右)培養規定時間(一般為24小時)。
活菌檢測:培養結束后,使用無菌生理鹽水或合適的洗脫液對漆膜表面的菌體進行洗脫,收集洗脫液。對洗脫液進行適當稀釋后,采用涂布平板法或其他合適的活菌計數方法進行菌落計數,根據初始接種菌量計算漆膜的抗菌率。
2、振蕩燒瓶法
樣品制備:在規定的底材上按照標準工藝涂裝待測漆膜,待漆膜完全干燥固化后,將其切割成適宜大小(如1cm×1cm左右)的小塊,選取表面平整、無缺陷的樣品備用。
菌液制備:選擇合適的試驗菌種,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將菌種進行活化和擴大培養。當菌液濃度達到約1×10?-1×10?CFU/mL時,用無菌生理鹽水稀釋至所需濃度(一般為1×10?-1×10?CFU/mL)。
接種與培養:在無菌條件下,將制備好的漆膜樣品放入裝有菌液的振蕩燒瓶中,同時設置不放入漆膜樣品的空白對照組。將振蕩燒瓶置于恒溫振蕩器中,在適宜溫度(如37℃)下以一定轉速振蕩培養一定時間(通常為24小時)。
菌落計數:培養結束后,分別取實驗組(含漆膜樣品)和對照組的菌液,進行10倍梯度稀釋。選取合適的稀釋度,吸取0.1mL菌液涂布于固體培養基表面,在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4-48小時后,進行菌落計數。根據稀釋倍數和接種量計算原始菌液中的菌落數,進而計算漆膜的抗菌率。
3、貼膜法
準備工作:制備瓊脂培養基平板,將其置于無菌環境中備用;同時制備濃度適宜的試驗菌懸液(菌液濃度參考振蕩燒瓶法)。
貼膜操作:在無菌條件下,用無菌移液槍吸取一定量菌懸液(如0.1mL),均勻涂布在瓊脂培養基表面。待菌懸液稍干后,將制備好的漆膜樣品平整地貼附在培養基表面,確保樣品與培養基充分接觸,避免產生氣泡或空隙。同時設置不貼膜的空白對照平板。
培養與觀察:將貼好膜的培養基平板和空白對照平板放入恒溫培養箱中,在適宜溫度(如37℃)下培養一定時間(一般為24-48小時)。培養結束后,觀察漆膜樣品周圍是否有抑菌圈形成,若有,測量抑菌圈的直徑;若無抑菌圈,則通過菌落計數法,對比貼膜區域與空白對照區域的菌落數量,評估漆膜的抗菌效果。
漆膜抗菌檢測機構-中科檢測,具備CMA/CNAS資質認證,具體檢測方法及費用可以咨詢中科檢測工程師了解。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