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塑料抗菌檢測一般做什么菌種
  • 25次
  • 2025-06-30

  塑料制品廣泛應用于家庭用品、醫(yī)療器械、食品包裝等領(lǐng)域。由于塑料表面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在高溫和濕潤環(huán)境下,細菌生長迅速,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塑料抗菌檢測可以確保塑料制品在使用過程中不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從而保護人類健康?。


塑料抗菌檢測


  塑料抗菌檢測常用菌種


  1、塑料抗細菌性能檢測常用菌種


  (1)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是革蘭氏陰性菌的典型代表,在自然環(huán)境、人和動物腸道中廣泛存在。在塑料抗菌檢測中,常選用標準菌株如ATCC8099或CIP54.8。它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繁殖能力,能夠在多種環(huán)境下生存。


  若塑料對大腸桿菌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意味著在日常生活場景中,如食品包裝、廚房用品等與人體接觸頻繁且易受污染的塑料制品,能有效抵御常見腸道細菌的污染,保障人們的健康安全。其檢測原理是利用大腸桿菌在適宜培養(yǎng)基上的生長特性,通過與抗菌塑料接觸,對比空白對照,觀察其生長抑制情況,從而評估塑料的抗菌性能。


  (2)金黃色葡萄球菌


  作為革蘭氏陽性菌的代表,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力強,可引發(fā)多種嚴重感染疾病。在塑料抗菌檢測里,標準菌株ATCC6538或CIP4.83是常用測試菌種。它對環(huán)境耐受性好,容易在物體表面存活和繁殖。


  當塑料能夠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時,在醫(yī)療設(shè)備、公共設(shè)施等塑料制品應用場景中,能降低因接觸傳播導致的感染風險,如醫(yī)院病床護欄、公共扶手等,減少病菌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途徑。檢測時,通過定量接種該菌種到塑料樣品表面,經(jīng)過特定培養(yǎng)時間后,測定活菌數(shù)量,以此計算塑料對其的抗菌率。


  2、塑料抗霉菌性能檢測常用菌種


  (1)黑曲霉


  黑曲霉是霉菌檢測中最常用的菌種之一,常見標準菌株有ATCC16404或CIP1433.83。它分布廣泛,能產(chǎn)生多種酶類,對塑料等有機材料具有較強的分解能力,會導致塑料老化、性能下降。


  在塑料抗菌檢測中,通過測試塑料對黑曲霉的抑制效果,可評估其在潮濕環(huán)境(如浴室、地下室等場所使用的塑料制品)中的防霉能力,防止霉菌生長破壞塑料結(jié)構(gòu)和影響使用性能。檢測時,將黑曲霉孢子懸液接種到塑料樣品表面,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培養(yǎng),觀察樣品表面的長霉情況并進行等級評定。


  (2)繩狀青霉


  繩狀青霉也是常用的測試菌種,標準菌株如ATCC9642或CIP102974。它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尤其在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中容易滋生。繩狀青霉生長過程中會分泌色素和有機酸,不僅影響塑料制品的外觀,還可能腐蝕塑料。


  對其進行檢測,有助于判斷塑料在長期儲存或特定環(huán)境使用時的抗霉菌侵蝕能力,如在食品包裝、衣物收納盒等塑料制品中,避免因霉菌污染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和使用安全。檢測流程與黑曲霉檢測類似,通過接種孢子懸液、培養(yǎng)和觀察長霉等級來評估塑料的抗霉性能。


  (3)出芽短梗霉


  出芽短梗霉,標準菌株如ATCC16523或CIP106400,具有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能在多種材料表面生長,包括塑料。它的菌絲和孢子能在塑料表面形成深色菌斑,嚴重影響塑料制品的美觀性,同時也可能對塑料的物理化學性能產(chǎn)生不良影響。


  在塑料抗菌檢測中,檢測其對出芽短梗霉的抑制作用,可了解塑料在復雜環(huán)境下的防霉效果,為塑料在建筑裝飾、戶外用品等領(lǐng)域的應用提供性能評估依據(jù)。


  (4)球毛殼霉


  球毛殼霉標準菌株如ATCC6205或CIP105488,在潮濕環(huán)境中容易生長繁殖,能夠分泌纖維素酶、蛋白酶等多種酶類,對塑料等材料具有較強的分解破壞能力。


  在塑料抗菌檢測中,測試塑料對球毛殼霉的抗菌性能,可評估其在長期暴露于潮濕環(huán)境下的耐久性和穩(wěn)定性,如在地下管道、戶外家具等塑料制品的應用場景中,確保塑料不會因霉菌侵蝕而過早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