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鞋子抗菌性能檢測方法有哪些
  • 95次
  • 2025-07-03

  鞋子抗菌性能主要通過抑制細菌滋生減少異味和腳部疾病,主要作用于鞋內環境。?抗菌材料通過破壞細菌細胞結構或抑制其代謝活動實現殺菌效果,例如銀離子、稀土元素等成分能破壞細菌DNA或阻斷能量代謝。鞋子抗菌性能檢測有哪些方法?


鞋子抗菌性能檢測


  鞋子抗菌性能檢測方法


  1、抗細菌性能檢測方法


 ?。?)貼膜接觸抗菌試驗法


  貼膜接觸抗菌試驗法依據GB/T38017-2019《鞋類和鞋類部件抗細菌性能評估試驗方法》。首先,對鞋子不同部位(如鞋面、鞋墊、鞋內襯等)進行規范取樣,制備成合適尺寸的試樣。


  將試驗用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制備成特定濃度的接種液,均勻接種到試樣表面,隨后覆蓋薄膜,使細菌與試樣充分接觸。在規定的溫度、濕度環境下培養一定時間后,分別對測試試樣和空白對照試樣進行活菌檢測。


  通過計算抗菌處理與未抗菌處理試樣接種細菌培養后的活菌數對數差值,得出抗菌率,以此評估鞋子的抗細菌性能。這種方法操作相對簡便,能直觀反映鞋子表面在靜態接觸條件下對細菌的抑制效果,適用于各類經非溶出抗菌處理的鞋類及部件。


 ?。?)振蕩接觸抗菌試驗法


  振蕩接觸抗菌試驗法是將制備好的鞋子試樣置于含有試驗菌的液體培養基中,通過振蕩裝置進行振蕩培養。在振蕩過程中,增加試樣與試驗菌的接觸機會,從而提升檢測的準確性與靈敏度。


  經過規定時間的培養后,對液體中的活菌數量進行檢測,與空白對照相比,計算出抗菌性能指標。該方法模擬了鞋子在實際穿著過程中與微生物發生動態接觸的場景,適用于評估在動態環境下發揮抗菌作用的鞋類產品,如運動鞋、戶外鞋等。


  2、抗真菌性能檢測方法


  (1)定量評估試驗法


  GB/T44944-2024《鞋類和鞋類部件抗真菌性能定量評估試驗方法》規定了抗真菌性能定量檢測流程。首先,選用合適的試驗真菌(如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等),并制備成特定濃度的接種液。對鞋子試樣進行預處理后,將接種液均勻接種到試樣表面,然后將試樣置于設定好溫度、濕度的培養箱中培養。


  在培養過程的不同時間節點,對試樣上的真菌數量進行檢測,通過計算抗菌處理前后真菌數量的變化,得出抗真菌率等關鍵指標,從而精確衡量鞋子在定量層面的抗真菌性能。


  (2)定性評估試驗法


  GB/T44940-2024《鞋類和鞋類部件抗真菌性能定性評估試驗方法(生長測試)》采用定性評估方式。將試驗真菌接種到鞋子試樣表面后,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


  觀察試驗真菌在試樣表面的生長情況,如菌絲生長覆蓋面積、孢子形成數量等,依據預先設定的等級標準,將鞋子的抗真菌性能劃分為不同等級,如0級(無明顯真菌生長)、1級(輕微生長)等。這種鞋子抗菌性能檢測定性評估方法直觀易懂,能快速給出鞋子抗真菌性能的大致情況,常用于產品初步篩選和質量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