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珍珠提取物檢測國家標準及項目指標
  • 21次
  • 2025-08-15

  珍珠提取物是通過特定工序將珍珠轉化為適合用于化妝品生產的原料,其質量關乎化妝品最終的品質與功效。在化妝品行業,珍珠提取物因具備多種對肌膚有益的特性而被廣泛應用。為確保其質量與安全性,國家制定了相應的珍珠提取物檢測標準規范,涵蓋眾多檢測項目與指標。


珍珠提取物檢測


  珍珠提取物檢測國家標準


  GB/T35915-2018《化妝品用原料珍珠提取物》


  本標準規定了珍珠提取物的術語和定義、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及貯存等要求。本標準適用于以淡水珍珠為原料,經粉碎、酶解等工藝制成的珍珠提取物。


  珍珠提取物檢測項目指標


  (1)理化指標


  蛋白質含量:要求每100g珍珠提取物中蛋白質含量≥0.7g。蛋白質在珍珠提取物的功效和質量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是衡量其品質的關鍵指標之一。


  鈣含量:每100g珍珠提取物中鈣含量≤1.0g。鈣元素的含量直接反映了珍珠提取物中礦物質成分的狀況。


  固含量:每100g珍珠提取物中固含量≥1.0g。固含量體現了產品中除去水分等揮發性成分后剩余物質的含量,對產品的穩定性和有效成分濃度有重要影響。


  pH(25℃):取值范圍在4.0-7.0之間。合適的pH值有助于保證珍珠提取物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對皮膚等造成不良刺激。


  顏色/度:要求≤400度。顏色指標反映了珍珠提取物的純凈度,過高的色度可能表示產品中存在雜質或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了不利于品質的反應。色度標準溶液度數的配置范圍為0度-500度,其中0度-100度(不包括100度),準確到10度;100度-500度,準確到50度,用于準確測量和判定珍珠提取物的顏色指標。


  (2)微生物指標


  菌落總數:要求≤500CFU/mL。菌落總數過多可能表明產品在生產、包裝或儲存過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影響產品質量和安全性。


  霉菌和酵母菌總數:需符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的規定。霉菌和酵母菌的存在可能導致產品變質、產生異味等問題,嚴格控制其數量對于保障產品質量至關重要。


  耐熱大腸菌群/mL、金黃色葡萄球菌/mL、銅綠假單胞菌/mL:均需符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的規定。這些特定有害微生物的存在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如引起感染等問題,因此在珍珠提取物中必須嚴格控制其數量。


  (3)有害物質限量指標


  有害物質限量指標應符合相關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確保珍珠提取物中鉛、汞、砷等重金屬以及其他有害物質的含量在安全范圍內,防止對使用者造成潛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