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次
2025-06-30
抗菌涂料通過光催化和接觸等方式高效、持久地殺菌、抑菌,不受日照條件的限制。抗菌劑的作用機制包括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繁殖,甚至殺死這些微生物?。具體來說,抗菌涂料中的抗菌劑能夠破壞微生物的細胞壁或細胞膜,阻止其正常生長和繁殖,從而達到抗菌效果?。涂料抗菌檢測有哪些方法及步驟?
涂料抗菌檢測方法及步驟
(1)涂料抗細菌性能檢測方法及步驟
樣品準備:選取待檢測的涂料,按照產品規定的施工工藝,在清潔、平整的標準試板(如玻璃、不銹鋼板等)上制備一定厚度的涂膜,一般涂膜厚度控制在(50±5)μm,并將制備好的涂膜樣板在規定環境(溫度23±2℃,相對濕度50±5%)下干燥養護至規定時間,通常為7天,使涂膜性能穩定。
菌種準備:選取典型的測試菌種,如大腸桿菌(ATCC8099)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從菌種保藏中心獲取標準菌株,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上進行活化培養,一般在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18-24小時,然后挑取單菌落,接種到液體培養基(如營養肉湯)中,在37℃、120r/min條件下振蕩培養至對數生長期,制備成濃度約為(1.0×10?-9.0×10?)CFU/mL的菌懸液。
接種與培養:使用移液槍準確吸取0.2mL菌懸液,均勻涂布在涂膜樣板表面,然后覆蓋無菌纖維素膜,確保菌懸液均勻分布且與涂膜充分接觸。將接種后的樣板置于無菌密封容器中,在37±1℃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4小時。
活菌數檢測:培養結束后,將樣板放入含有10mL無菌生理鹽水的無菌錐形瓶中,振蕩洗滌(振蕩頻率約為150r/min,時間為10-15分鐘),使附著在樣板上的細菌充分洗脫到生理鹽水中。對洗脫液進行梯度稀釋,選取合適的稀釋度,吸取0.1mL稀釋液涂布在營養瓊脂培養基平板上,每個稀釋度做3個平行樣。將平板倒置在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48小時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
抗細菌率計算:根據空白對照樣板(未涂布涂料的試板,接種相同菌懸液并進行相同操作)和平板上的菌落數,按照公式“抗細菌率(%)=(空白對照活菌數-樣品活菌數)/空白對照活菌數×100%”計算涂料的抗細菌率。
(2)涂料抗霉菌性能檢測方法及步驟
樣品準備:同抗細菌性能檢測的樣品準備步驟,制備并養護好涂膜樣板。
菌種準備:選取曲霉屬(如黑曲霉ATCC16404)、青霉屬(如繩狀青霉ATCC9642)、短梗霉(如出芽短梗霉ATCC16523)、球毛殼(如球毛殼ATCC6205)等典型霉菌菌種。從菌種保藏中心獲取標準菌株,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PDA)培養基上進行活化培養,一般在28℃恒溫培養箱中培養7-14天,然后用無菌生理鹽水洗脫孢子,制備成濃度約為(1.0×10?-5.0×10?)CFU/mL的孢子懸液。
接種與培養:使用噴霧器將孢子懸液均勻噴灑在涂膜樣板表面,每個樣板的噴霧量約為1-2mL。將接種后的樣板放入裝有濕潤濾紙(保持濕度)的無菌密封容器中,在溫度28±1℃、相對濕度大于90%的環境下培養28天。
長霉等級評定:培養結束后,通過直接觀測樣板表面的長霉情況,按照GB/T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測定法》中的長霉等級標準進行評定。長霉等級分為0-4級,0級表示顯微鏡(放大50倍)下觀察未見霉菌生長;1級表示肉眼可見霉菌生長,但生長覆蓋面積小于10%;2級表示霉菌生長覆蓋面積在10%-30%;3級表示霉菌生長覆蓋面積在30%-60%;4級表示霉菌生長覆蓋面積大于60%。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