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藥品抑菌效力測試方法有哪些
  • 33次
  • 2025-06-24

  藥品抑菌效力測試是確保藥品在生產、儲存和使用過程中微生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關鍵手段?。藥品在生產和儲存過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這不僅會影響藥品的質量和穩定性,還可能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通過抑菌效力測試,可以評估藥品中抑菌劑的活性,確保其在特定條件下的抑菌效果,從而保障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藥品抑菌效力測試



  藥品抑菌效力測試方法


  (1)稀釋法


  原理:將供試品溶液進行一系列梯度稀釋,然后向各稀釋度的供試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試驗菌懸液,培養后觀察微生物生長情況,確定能夠抑制微生物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即最低抑菌濃度(MIC),以此評估藥品抑菌效力。


  操作流程:將供試品用適宜的溶劑進行稀釋,制備成不同濃度的溶液。在無菌試管或微孔板中,依次加入不同濃度的供試品溶液和一定量的試驗菌懸液,同時設置陽性對照(不加供試品的菌懸液)和陰性對照(只有培養基)。將試管或微孔板置于適宜溫度下培養一定時間,觀察各管或各孔中微生物的生長情況,以肉眼觀察無明顯渾濁的最低藥物濃度作為MIC。


  優缺點:優點是能精確測定藥品的抑菌濃度,為藥品質量評價和臨床用藥提供重要參考;缺點是操作繁瑣,工作量大,且只能反映藥品對特定微生物的抑菌效果,不能全面反映藥品在實際使用中的抑菌能力。


  (2)平皿計數法


  原理:將含有抑菌劑的供試品與一定量的試驗菌懸液混合,經過適當培養后,試驗菌在培養基上生長形成菌落,通過計數菌落數量,比較接種菌數與培養后菌數,判斷藥品的抑菌效力。


  操作流程:首先制備供試液,若供試品為液體,可直接稀釋;若為固體或半固體,則需溶解或乳化制成供試液。然后取一定量的試驗菌懸液(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等標準菌株懸液)加入供試液中,充分混勻后,在適宜溫度下培養一定時間(如細菌30-35℃培養7天,真菌20-25℃培養14天)。培養結束后,取適量混合液涂布于固體培養基表面,再次培養至菌落清晰可見,最后進行菌落計數。


  優缺點:優點是操作相對簡單,結果直觀,是最常用的經典方法,能準確反映藥品對微生物生長的抑制作用;缺點是檢測周期長,易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且只能檢測可培養的微生物。


  (3)薄膜過濾法


  原理:利用薄膜過濾器,將供試品溶液通過濾膜過濾,使微生物截留在濾膜上,然后將濾膜轉移至培養基上培養,通過觀察濾膜上的菌落形成情況來判斷藥品抑菌效力。該方法可有效去除供試品中抑菌成分的干擾。


  操作流程:將供試品溶液加入薄膜過濾器中,通過抽濾使溶液通過濾膜,微生物被截留在濾膜上。用無菌沖洗液多次沖洗濾膜,以去除殘留的抑菌劑。將濾膜取出,平鋪于固體培養基表面,或放入液體培養基中培養,按照規定時間和溫度進行培養后,觀察并計數菌落。


  優缺點:優點是能有效消除抑菌劑的干擾,適用于有抑菌活性的藥品,結果準確性較高;缺點是操作相對復雜,對設備和操作人員要求較高,且濾膜質量可能影響檢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