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除螨機抗菌試驗標準及方法有哪些
  • 61次
  • 2025-06-06

  螨蟲和細菌的存在會對家庭成員的健康構成潛在威脅,可能引發皮膚問題如酒糟鼻、過敏癥及呼吸道疾病如肺螨癥等?。通過抗菌試驗,可以驗證除螨機的實際效果,確保其能夠有效地減少這些健康隱患,保護消費者的健康。除螨機抗菌試驗有哪些標準及方法步驟?


除螨機抗菌試驗


  除螨機抗菌試驗標準


  除螨機抗菌性能檢測主要參照QB/T5363-2019《除螨機》標準。該標準規定,明示具有抗菌功能的除螨機,應符合GB21551.2《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相關要求,其中抗菌率需≥90.0%,防霉等級應為1級或0級。


  此外,對于一些涉及進出口的產品檢測,可能還會參考國際上相關的抗菌標準,如ISO22196《塑料及其他非多孔表面抗菌活性的測定》等,這些標準從微生物檢測的通用規范等角度,為除螨機抗菌檢測提供補充參考。


  除螨機抗菌試驗方法


  1.菌種選擇:


  常見的測試菌種有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


  這些菌種廣泛存在于家居環境中,且具有一定代表性,大腸桿菌是革蘭氏陰性菌的典型代表,金黃色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則是條件致病菌,檢測除螨機對它們的抗菌效果,能有效評估其在實際使用場景中的抗菌能力。


  2.樣品準備:


  選取除螨機中與床單等接觸的關鍵部件,如底板、集塵盒、過濾網等作為檢測樣品。若除螨機整體宣稱有抗菌性能,也可將整機作為樣品。


  對于大型部件,可裁剪合適大小進行試驗;小型部件則可直接使用。所有樣品需在無菌環境下預處理,去除表面雜質,確保試驗準確性。


  3.菌懸液制備:


  按照微生物培養標準操作,將選定菌種接種至適宜培養基,如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常用營養肉湯培養基,在合適溫度(一般為37℃)和時間(18-24小時)下培養,使其達到對數生長期。


  之后用無菌生理鹽水稀釋,通過比濁法或細胞計數板等方式調整菌懸液濃度至規定值,通常為1×10?-1×10?CFU/mL(CFU為菌落形成單位)。


  4.接種與試驗:


  采用滴染法,將定量菌懸液均勻滴染在樣品表面。對于有抗菌涂層等特殊結構的部件,要確保菌懸液能充分接觸抗菌部位。設置對照組,對照組樣品不做除螨機抗菌處理,但經歷相同的菌懸液接種等操作。將接種后的樣品放置在規定環境中,如溫度25℃、相對濕度50%-70%,模擬實際使用環境。


  之后,讓除螨機以正常工作模式在樣品表面運行,運行參數(如運行時間、移動速度等)按照產品說明書規定設置,若為整機測試,可在模擬的床墊、織物等表面進行操作。


  5.微生物計數:


  試驗結束后,用無菌洗脫液(如含吐溫-80的磷酸鹽緩沖液)將樣品表面殘留微生物洗脫下來,通過稀釋涂布平板法或傾注平板法,將洗脫液接種至相應固體培養基上,在適宜溫度下培養一定時間(細菌一般37℃培養48小時,真菌28℃培養72小時),對長出的菌落進行計數。


  計算抗菌率,公式為:抗菌率(%)=(對照組平均菌落數-試驗組平均菌落數)/對照組平均菌落數×100%。若抗菌率≥90.0%,則判定除螨機在該測試條件下抗菌性能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