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次
2025-08-06
餐具消毒效果監測是指通過科學的檢測方法和技術手段,對經過消毒處理的餐具進行衛生指標檢測,以評估其消毒是否達到規定的衛生標準,驗證消毒過程的有效性和規范性的過程。
餐具消毒效果檢測方法
1、感官檢測法
這是最直觀、便捷的檢測方法,主要通過視覺、觸覺和嗅覺對餐具進行檢查。檢測時,需仔細觀察餐具表面是否光潔,有無附著物、油漬、泡沫等殘留;用手觸摸餐具,感受其是否光滑,有無黏膩感;同時聞一聞餐具是否有異味,如洗滌劑殘留味、霉味等。若餐具表面符合“光潔、無附著物、無異味”的標準,則感官檢測合格。該方法適用于日??焖俸Y查,可初步判斷餐具的清潔狀態。
2、理化檢測法
游離性余氯檢測:針對采用含氯制劑進行化學消毒的餐具,常用鄰聯甲苯胺比色法。具體操作是,取一定量的浸泡液或擦拭液,加入鄰聯甲苯胺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與標準比色卡對比,根據顏色深淺確定游離性余氯的含量。若檢測結果≤0.03mg/100cm2,則符合標準。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檢測:采用亞甲藍分光光度法。將餐具表面的殘留液收集后,加入亞甲藍溶液和三氯甲烷,振蕩分層后,測定三氯甲烷層的吸光度,與標準曲線對比計算含量。當檢測結果低于檢出限0.005mg/100cm2時,判定為“不得檢出”。
3、微生物檢測法
大腸菌群檢測:
紙片法:將含有特定培養基的紙片粘貼在餐具與食物接觸的關鍵部位(如碗盤內壁、筷子進口端5cm處),確保覆蓋50cm2面積,然后在36℃±1℃條件下培養16-18小時。若紙片保持紫藍色不變,則為陰性,表明未檢出大腸菌群;若出現紅色斑點或片狀變色,則為陽性。
發酵法:采集餐具表面的樣本,接種到乳糖膽鹽發酵管中,在36℃±1℃下培養24-48小時。若發酵管產酸產氣,需進一步進行分離培養和生化鑒定,以確認是否存在大腸菌群。
致病菌檢測:對于沙門氏菌等致病菌的檢測,需先進行增菌處理,將樣本接種到相應的增菌培養基中,培養后再進行分離培養,挑取可疑菌落進行生化鑒定和血清學試驗,以確定是否檢出致病菌。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