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消毒劑真菌殺滅試驗項目指標包括哪些
  • 14次
  • 2025-08-07

  真菌是一類常見的病原微生物(如念珠菌、曲霉菌等),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中,可通過接觸傳播引發人體感染或污染食品、醫療器械等,危害公共健康。消毒劑真菌殺滅試驗是評估消毒劑抗真菌效果的核心手段。


消毒劑真菌殺滅試驗


  消毒劑真菌殺滅試驗項目指標


  (1)消毒劑白色念珠菌殺滅試驗:


  白色念珠菌作為常見的條件致病性真菌,廣泛存在于人體皮膚、口腔、腸道等部位。因其在環境中易存活且與諸多感染相關,常被用于消毒劑真菌殺滅試驗。例如在醫院環境消毒效果監測中,檢測消毒劑對白色念珠菌的殺滅能力,可直觀反映其對可能引發院內感染真菌的防控效果。


  依據相關標準及大量實驗驗證,在懸液定量殺菌試驗里,消毒劑對白色念珠菌的殺滅對數值需大于或等于4.00。這意味著消毒處理后,白色念珠菌的活菌數量相較于初始數量,下降了至少4個數量級。比如初始菌液含10?CFU/mL的白色念珠菌,經消毒后,活菌數應降至102CFU/mL以下。


  (2)消毒劑黑曲霉菌殺滅試驗:


  黑曲霉菌屬于霉菌類,孢子在空氣中廣泛飄散,能耐受較惡劣環境,對多種常見消毒劑有一定抵抗力。如在食品加工車間,黑曲霉菌污染可能導致食品變質,測試消毒劑對其殺滅效果,有助于保障食品生產環境安全。


  對于黑曲霉菌孢子,要求殺滅對數值大于或等于3.00。由于黑曲霉菌孢子結構特殊,具有較強耐受性,達到這一殺滅對數值,表明消毒劑對其有顯著的滅活作用。若初始黑曲霉菌孢子濃度為10?CFU/mL,消毒后活菌數應不超過102CFU/mL。


  (3)消毒劑真菌殺滅率:


  一般標準:除了殺滅對數值,部分檢測會以殺滅率作為指標。通常情況下,消毒劑對真菌的殺滅率需達到99.9%及以上。以含氯消毒劑為例,在規定條件下作用一定時間后,對目標真菌的存活菌數進行計數,若殺滅率能穩定在99.9%以上,可認定該消毒劑在此次測試中對真菌有良好的殺滅效果。計算殺滅率公式為:殺滅率=(對照組平均菌落數-實驗組平均菌落數)÷對照組平均菌落數×100%。假設對照組平均菌落數為1000CFU/mL,實驗組為1CFU/mL,代入公式可得殺滅率為(1000-1)÷1000×10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