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新聞資訊 技術文章 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有哪些 鋅合金化學成分是什么
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有哪些 鋅合金化學成分是什么
  • 25次
  • 2025-08-27

  在工業制造領域,鋅合金憑借低密度、高延展性、良好鑄造性能及成本優勢,廣泛應用于汽車零部件、電子器件、五金配件等領域。其性能優劣與化學成分密切相關,而精準的化學分析是把控鋅合金質量的核心環節。鋅合金有哪些化學成分?鋅合金化學分析有哪些方法?


鋅合金化學分析


  鋅合金主要化學成分及作用


  鋅合金以鋅為基體,通過添加其他元素改善性能,常見化學成分及作用如下:


  鋅(Zn):作為基體元素,占比通常在80%-99%,決定合金基礎的鑄造性與延展性。


  鋁(Al):含量一般為3%-12%,可顯著提升合金強度、硬度及耐腐蝕性,還能細化晶粒,減少鑄造缺陷。


  銅(Cu):添加量0.5%-3%,增強合金耐磨性與抗蠕變能力,常用于制作受力較大的零件,但過量會增加應力腐蝕風險。


  鎂(Mg):含量0.02%-0.15%,可抑制晶間腐蝕,提升合金耐蝕性,同時改善常溫力學性能,不過含量過高易導致鑄造時產生熱裂。


  其他微量元素:如鉛(Pb)、鎘(Cd)、鐵(Fe)等,需嚴格控制含量(通常≤0.1%)。鉛、鎘會降低合金耐蝕性,鐵易形成硬脆相,影響加工性能,需通過分析精準管控。


  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1)滴定分析法:經典且精準的常量分析手段


  滴定分析法適用于鋅合金中鋁、銅等主要元素的定量分析,操作簡便且成本較低。


  原理:利用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計量關系,通過標準溶液滴定待測成分,根據滴定終點消耗的溶液體積計算含量。例如,用EDTA絡合滴定法測鋁,先調節pH值使鋁離子與EDTA絡合,再用鋅標準溶液返滴定過量EDTA,從而算出鋁含量。


  (2)原子吸收光譜法:高效測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是檢測鋅合金中鉛、鎘、鐵等微量元素的主流方法,靈敏度可達ppm級(百萬分之一)。


  原理:將樣品制成溶液后霧化,待測元素原子吸收特定波長的光,吸光度與元素濃度成正比,通過標準曲線計算含量。


  (3)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多元素同時分析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ICP-OES)適用于鋅合金中全元素快速分析,能同時測定鋅、鋁、銅、鎂、鉛等多種元素,效率極高。


  原理:樣品經高溫等離子體激發,元素原子發射特征光譜,光譜強度與濃度成正比,通過光譜儀檢測并定量。


  (4)分光光度法:低成本測特定元素


  分光光度法常用于鋅合金中低含量鋁、銅的分析,設備簡單,適合中小型企業使用。


  原理:利用待測元素與顯色劑反應生成有色化合物,通過測定化合物在特定波長的吸光度,結合標準曲線計算含量。例如,用鉻天青S顯色測鋁,生成藍色絡合物后進行比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