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次
2025-08-26
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及《牙膏監督管理辦法》(2021年實施),功效型牙膏是指宣稱具有特定功效(如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美白、抗牙結石等)的牙膏,區別于僅用于清潔口腔、清新口氣的“普通型牙膏”。功效型牙膏檢測有哪些項目指標?
功效型牙膏檢測項目
(1)微生物指標檢測
微生物指標關乎牙膏使用的安全性。需檢測的項目主要包括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菌總數、耐熱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例如,菌落總數要求一般不得超過1000CFU/g(或1000CFU/mL),霉菌和酵母菌總數不得超過100CFU/g(或100CFU/mL),且不得檢出耐熱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這些指標的嚴格控制,能有效防止因牙膏微生物污染而引發的口腔感染等問題。
(2)理化指標檢測
氟化物含量:對于宣稱具有防齲功效的牙膏,氟化物含量是關鍵指標。總氟量需≥0.05%,且可溶性氟或游離氟含量也有相應標準要求。檢測方法常采用離子選擇電極法等,確保氟化物含量在安全有效的范圍內,既能發揮防齲作用,又不會因過量攝入氟而導致氟斑牙等問題。
pH值:牙膏的pH值一般應在5.0-10.0之間。合適的pH值有助于維持口腔的酸堿平衡,避免對口腔黏膜和牙齒造成刺激。檢測時通常使用pH計進行測定。
重金屬含量:鉛含量需<5mg/kg,砷含量<2mg/kg等。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等檢測重金屬殘留,保障牙膏使用的安全性,防止重金屬在口腔內積累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3)功效評價檢測
人體功效評價試驗:按照規定的方法和程序,通過人體試驗結果的主觀評估、客觀測量和統計分析等方式,對產品功效宣稱作出客觀評價結論。例如,抗牙本質敏感牙膏需經人體試驗驗證牙本質通透性降低率,要求≥30%。
消費者使用測試:在客觀和科學方法基礎上,對消費者的產品使用情況和功效評價信息進行有效收集、整理和分析。一般會選取一定數量(如200例)的消費者樣本,跟蹤其在一段時間(如28天)內的使用效果,收集消費者對牙膏功效的實際感受和評價。
實驗室試驗:
防蛀效果:通過體外脫礦實驗和pH循環測試模擬口腔環境,觀察牙膏對牙齒脫礦和再礦化的影響,評估其防蛀功效。
美白功效:采用VITA比色板分級評估牙齒美白程度,同時配合表面粗糙度測試儀檢測牙釉質損傷情況,確保美白效果的同時不損傷牙釉質。
抗牙菌斑功效:利用菌斑染色劑使牙菌斑染色,通過計數牙菌斑面積或數量來評價牙膏抑制牙菌斑的能力。
抗牙本質敏感功效:運用電化學工作站測試牙本質小管封閉效果,評估牙膏對牙本質敏感的改善作用。
功效型牙膏和普通牙膏的區別
(一)成分差異
普通牙膏:主要成分包括摩擦劑、潔凈劑、濕潤劑、膠粘劑、防腐劑、甜味劑、芳香劑等。摩擦劑是牙膏的核心成分,常見的有碳酸鈣、磷酸氫鈣等,用于去除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潔凈劑能產生泡沫,幫助清潔牙齒;濕潤劑保持牙膏的濕潤狀態,防止干燥變硬;膠粘劑使牙膏具有適當的稠度;防腐劑防止微生物滋生;甜味劑和芳香劑改善牙膏的口感和氣味。
功效型牙膏:在普通牙膏成分的基礎上,添加了具有特定功效的成分。如添加氟化物以增強防齲能力;加入美白成分,如過氧化氫、焦磷酸鹽等,實現牙齒美白;添加抗菌劑,如三氯生、西吡氯銨等,抑制口腔細菌生長;還有的功效型牙膏添加了脫敏成分,如硝酸鉀、氯化鍶等,緩解牙齒敏感癥狀。
(二)功效不同
普通牙膏:主要功能是清潔牙齒,通過摩擦劑和潔凈劑的協同作用,去除牙齒表面的污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維持口氣清新,但對口腔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有限。
功效型牙膏:具有明確的特定功效。例如,防齲牙膏能有效降低齲齒的發生率;抗菌牙膏有助于減少口腔細菌數量,預防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美白牙膏可以減輕牙齒表面的色斑,改善牙齒色澤;脫敏牙膏能緩解牙齒受到冷熱酸甜刺激時的疼痛癥狀。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