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涂料抗菌檢測標準規范要求
  • 30次
  • 2025-06-30

  抗菌涂料的應用廣泛,從家庭居所到公共空間,從食品加工車間到醫療場所,它為人們抵御微生物侵襲構筑起一道重要防線。為確保抗菌涂料切實發揮其抗菌功效,保障使用者的健康與安全,一系列嚴格且規范的檢測標準應運而生。涂料抗菌檢測有哪些標準規范要求?


涂料抗菌檢測


  涂料抗菌檢測標準規范


  GB/T21866-2008《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測定法和抗菌效果》


  本標準規定了建筑和木器用抗菌涂料(漆膜)抗細菌性能的測定方法及抗細菌效果。


  其他涂料(漆膜)抗細菌性能的測定也可參照使用。


  HG/T3950-2007《抗菌涂料》


  本標準規定了建筑和木器用抗菌涂料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運輸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具有抗菌功能的建筑用涂料和木器用涂料,其他涂料可參照使用。


  涂料抗菌檢測要求


  (1)抗細菌性能


  測定方法:依據GB/T21866-2008《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測定法和抗菌效果》,通過定量接種細菌(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典型菌種)于待檢驗樣板上,運用貼膜法讓細菌均勻接觸樣板。在特定溫度(一般為37±1℃)的恒溫培養箱中培養一定時間后,檢測樣板中的活菌數,并據此計算出樣板的抗細菌率。


  分級標準:抗菌涂料按抗細菌效果分為I級和Ⅱ級。I級適用于抗菌性能要求極高的場所,如醫院手術室、食品加工車間的關鍵區域等,其抗細菌率需≥99.00%;Ⅱ級適用于有一般抗菌性能需求的場所,像普通家庭室內、學校教室等,抗細菌率≥90.00%。


  (2)抗細菌耐久性能


  采用1支30W、波長為253.7nm的紫外燈(需符合GB19258標準),將抗菌涂料試板放置在距離紫外燈0.8m-1.0m處,照射100h,以此模擬實際使用中可能遭遇的老化環境。經處理后的試板,再次依據上述抗細菌性能測定方法進行檢測。對于I級抗菌涂料,抗細菌耐久性能需≥95.00%;Ⅱ級則需≥85.00%。


  (3)抗霉菌性能


  參照GB/T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測定法》,選取曲霉屬、青霉屬、短梗霉、球毛殼等典型霉菌作為測試菌種。把一定量的孢子懸液噴在待測樣品和培養基上,在適宜霉菌生長的環境(如溫度28±1℃、相對濕度大于90%)下培養一段時間后,通過直接觀測樣板的長霉程度來評價抗菌涂料的長霉等級。I級抗菌涂料的長霉等級應為0級,即顯微鏡(放大50倍)下觀察未見霉菌生長;Ⅱ級長霉等級為1級,肉眼可見霉菌生長,但生長覆蓋面積小于10%。


  (4)抗霉菌耐久性能


  同樣先對試板進行紫外燈照射老化處理(條件同抗細菌耐久性能測試),之后按照抗霉菌性能測定方法重新檢測長霉等級。I級抗菌涂料經此處理后長霉等級仍需保持為0級,Ⅱ級為1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