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次
2025-06-18
密封膠在潮濕環境下容易長霉,影響美觀和使用壽命。防霉性能檢測可以確保密封膠在潮濕環境中不易長霉,保持美觀和延長使用壽命?。密封膠防霉性能檢測有哪些方法及標準要求?
密封膠廣泛應用于建筑工程中,如門窗安裝、幕墻施工等關鍵部位。檢測其防霉性能可以確保建筑物的防水效果、結構安全和使用壽命,減少因密封膠失效導致的滲漏問題?。
密封膠防霉性能檢測方法
(1)培養皿法
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以GB/T1741《漆膜耐霉菌性測定法》為參考。具體步驟如下:
樣品準備:準備邊長約為25mm的正方形密封膠樣品,表面需平整光滑,以保證霉菌均勻生長。
培養基制備:選用適合霉菌生長的營養鹽瓊脂培養基,調節pH值至6.0-6.5,在121℃下高壓滅菌20分鐘,以殺滅雜菌。
霉菌接種:選取常見且侵蝕性強的霉菌,如黑曲霉、球毛殼霉等。將霉菌孢子用無菌水沖洗、過濾,調整濃度至0.8-1.2×10?個/mL。在培養皿中的培養基表面均勻涂布0.4mL混合孢子液,然后放置密封膠樣品。
培養觀察:將接種后的培養皿放入恒溫恒濕培養箱,溫度控制在(28±2)℃,相對濕度≥90%。培養周期一般為28天,期間定期觀察霉菌生長情況。中期(14天左右)觀察菌落形態,末期(28天)進行最終評級并拍照記錄。
(2)懸掛法
適用于大件或不規則的密封膠樣品。操作時,先將樣品用無菌水濕潤,然后懸掛在含有霉菌孢子懸浮液的密閉容器中,容器內保持高濕度環境。培養條件與培養皿法相似,定期觀察樣品表面霉菌生長狀況。
(3)環境艙法
通過模擬實際使用環境,如高溫高濕、潮濕與光照交替等極端條件,評估密封膠防霉性能。將密封膠安裝在模擬環境的試驗艙內,如模擬南方潮濕氣候或浴室環境。在設定條件下運行一段時間后,檢查密封膠表面霉菌滋生情況。該方法能更真實反映產品在實際使用中的防霉效果,但設備成本高,操作復雜。
密封膠防霉性能檢測標準
JC/T885-2016《建筑用防霉密封膠》標準規定了建筑用防霉密封膠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等內容。
其防霉性檢測采用GB/T1741《漆膜耐霉菌性測定法》中的方法,防霉等級分為0級和1級。0級表示不長霉,1級表示長霉面積占比≤10%。培養結束后,先目視檢測試驗樣品,長霉面積占比小于10%時用顯微鏡放大50倍觀察確認。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