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次
2025-06-09
新風凈化機作為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重要設備,其凈化效率備受關注。準確檢測凈化效率,能為消費者選購產品提供有力依據,也有助于規范市場秩序。新風凈化機凈化效率檢測有哪些方法及標準要求?
新風凈化機凈化效率檢測方法及標準
目前,檢測新風凈化機凈化效率主要依據《家用新風凈化機性能測試方法》(GB/T44573—2024)等相關標準,采用衰減法和單次過濾效率法進行檢測。
(1)衰減法
衰減法主要用于評估新風凈化機去除室內或室外污染物的綜合能力,以新風凈化率為核心指標。檢測過程需要模擬實際使用環境,搭建專門的測試艙室,模擬家居環境,其大小、通風條件等都有嚴格要求,以確保測試結果貼近真實使用場景。
檢測時,先在測試艙室內引入特定濃度的污染物,如常見的細顆粒物(PM2.5)、氣態污染物(如甲醛、甲苯等)或微生物等。開啟新風凈化機,按照其標稱的工作模式運行。
在運行過程中,利用專業的檢測儀器,如光散射法顆粒物計數器用于檢測PM2.5濃度,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檢測氣態污染物濃度,定期測量艙室內污染物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通過分析污染物濃度的衰減曲線,計算出新風凈化機在一定時間內對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即新風凈化率。新風凈化率越高,表明設備去除污染物的能力越強。
(2)單次過濾效率法
單次過濾效率法聚焦于新風凈化機對特定污染物的一次性去除能力,涉及新風除菌率、新風病毒去除率、新風過敏原去除率等指標。檢測前,需準備專門的氣溶膠發生器,用于產生均勻且符合標準粒徑要求的污染物氣溶膠,如模擬細菌、病毒、過敏原的氣溶膠。
將這些氣溶膠引入測試風道,讓新風凈化機在標準工況下運行,使含有污染物的空氣通過凈化機的過濾系統。在凈化機的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設置高精度的采樣裝置,采集進風與出風中污染物的樣本。
對于細菌或霉菌的檢測,采用微生物培養計數法,將采集到的樣本接種到特定的培養基上,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培養,通過計算培養基上生長的菌落數量,得出新風除菌率。
對于病毒,利用專門的病毒檢測技術,如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檢測進出風中病毒核酸的含量,從而計算新風病毒去除率。針對過敏原,可采用免疫分析法等,通過檢測過敏原的特異性抗體與樣本中過敏原的結合情況,確定新風過敏原去除率。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