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
2025-05-30
衛生濕巾在使用時直接接觸皮膚,必須符合衛生標準,防止細菌和病毒的傳播。檢測過程確保濕巾能夠達到清潔和殺菌的效果,從而保護皮膚健康?。具體來說,衛生濕巾檢測涵蓋微生物、有效成分、毒理安全等核心指標,確保殺菌效果達標且不含有害物質,守護消費者健康與公共衛生安全?。
衛生濕巾檢測方法
根據WS575-2017《衛生濕巾衛生要求》標準要求,衛生濕巾各項目指標檢測方法如下:
1感官性狀
采用目測、鼻嗅的方法進行測定。
2含液量
按照GB/T27728-2011中6.3的方法進行。
3有效成分含量
取足夠量的衛生濕巾樣品,打開外包裝,戴無菌手套,將衛生濕巾中的液體擠至玻璃容器中,擠出液的量應滿足相關實驗要求(有吸附作用的殺菌因子,可用生產用液)。
2,4,4-三氯-2’-羥基二苯醚按照GB/T27947-2011附錄D規定的試驗方法進行測定;苯扎溴銨、苯扎氯銨按照GB/T26369-2010中附錄A中規定的試驗方法進行測定;其他有效成分含量按照《消毒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中規定的試驗方法進行測定,無法使用化學測定法的不測定。
4pH值
按照《消毒技術規范》(2002年版)的方法進行。
5穩定性
根據產品標簽說明書中標注的有效期,按照《消毒技術規范》(2002年版)中消毒產品穩定性測定的方法或相關標準的方法測定貯存前后含液量、有效成分含量或殺滅微生物效果。其中含液量按照2方法測定,衛生濕巾中液體與載體的重量比值應≥1.7;有效成分含量按照3方法測定;若無法使用化學測定法,應按8方法測定殺滅微生物效果。
6金屬腐蝕性
用于金屬物體表面的衛生濕巾生產用液按照《消毒技術規范》(2002年版)中消毒劑對金屬腐蝕性的測定方法或相關標準進行。
7微生物學指標
在100級凈化條件下用無菌方法打開用于檢測的至少2個包裝,從每個包裝中取樣,準確稱取10g±1g樣品。剪碎后加入到含相應中和劑的滅菌生理鹽水中,充分混勻,得到一個生理鹽水樣液。
無相應中和劑則選用薄膜過濾法去除樣品中殺菌成分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試驗方法按照GB15979-2002中附錄B的方法進行。
8殺滅微生物指標
按照GB15979-2002中附錄C的方法或《消毒技術規范》(2002年版)中細菌定量殺滅試驗的方法進行。
9毒理安全性
急性眼刺激試驗采用衛生濕巾擠出液,按照《消毒技術規范》(2002年版)中急性眼刺激試驗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其中衛生濕巾擠出液的制備方法見3;多次完整皮膚刺激試驗、陰道黏膜刺激試驗和皮膚變態反應試驗采用衛生濕巾產品,按照《消毒技術規范》(2002年版)中多次完整皮膚刺激試驗、陰道黏膜刺激試驗和皮膚變態反應試驗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