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新聞資訊 技術文章 內鏡清洗消毒器檢測依據哪些標準?檢測核心項目要求
內鏡清洗消毒器檢測依據哪些標準?檢測核心項目要求
  • 158次
  • 2025-10-17

  內鏡清洗消毒器是一種專門用于內鏡(如胃鏡、腸鏡、支氣管鏡等)清洗、消毒或滅菌的醫療設備,能通過自動化流程去除內鏡表面及內部管路的污染物,并殺滅病原微生物,確保內鏡復用安全。內鏡清洗消毒器檢測有哪些標準要求?有哪些核心項目指標?


內鏡清洗消毒器檢測


  內鏡清洗消毒器檢測標準依據


  1、GB/T35267.4-2025《清洗消毒器第4部分:內鏡清洗消毒器》


  即將于2026年9月實施的推薦性標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聚焦內鏡清洗消毒器的專用性能(如管腔沖洗壓力、消毒液循環效率)與檢測方法,將成為行業核心技術規范。


  2、GB9706.1-2020《醫用電氣設備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強制標準,覆蓋設備電氣安全(防電擊、防電灼傷)、機械安全(結構穩定性、部件強度)等基礎要求,是所有醫用電氣類清洗消毒器的準入底線。


  3、YY9706.102-2021《醫用電氣設備第2-102部分:清洗消毒器的專用安全要求》


  針對清洗消毒器的專用安全標準,細化了水路系統密封性、消毒劑殘留控制、高溫防護等特殊安全指標,與GB9706.1-2020配套實施。


  4、《消毒技術規范》(2002年版)


  明確消毒效果評價方法,包括微生物殺滅試驗、模擬現場試驗的操作流程與判定標準,是驗證消毒效能的核心依據。


  5、《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規定》


  規范消毒產品(含內鏡清洗消毒器)的衛生安全評價流程,要求檢測報告需涵蓋微生物殺滅效果、毒理學安全性等指標,作為產品備案的必備文件。


  內鏡清洗消毒器檢測核心項目


  消毒效果檢測是內鏡清洗消毒器核心檢測指標,采用“實驗室試驗+模擬現場試驗”雙重驗證,具體要求如下:


  微生物殺滅要求(需同時滿足):


  細菌殺滅: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的殺滅對數值≥5.0;


  真菌與病毒殺滅:對白色念珠菌、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殺滅對數值≥4.0,對龜分枝桿菌的殺滅對數值≥5.0;


  芽孢殺滅:對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的殺滅對數值≥3.0(模擬現場試驗中3次重復均達標)。


  模擬現場試驗規范:


  使用聚四氟乙烯管模擬內鏡管腔(內徑4mm、長度1000mm),在50mm、500mm、950mm處布設染菌載體,消毒后各點位殺滅效果均需合格,且陰性對照組無菌生長、陽性對照組菌落數達5×10?-5×10?cfu/樣本。


  消毒劑殘留控制:


  終末漂洗后內鏡表面消毒劑殘留量符合安全限值(如含氯消毒劑≤0.5mg/L),避免黏膜刺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