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次
2025-09-17
海洋疏浚作業在航道維護、港口建設等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不過疏浚物的處置若不合理,會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為規范海洋疏浚物的管理,保障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GB30980-2014《海洋傾倒物質評價規范疏浚物》應運而生,該標準明確了一系列全面且嚴格的海洋疏浚物檢測項目指標。
海洋疏浚物的分類
1清潔疏浚物(Ⅰ類)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疏浚物為清潔疏浚物:
a)疏浚物中所有化學組分的含量都不超過化學評價限值的下限;
b)疏浚物中鎘、汞、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聯苯總量不超過化學評價限值的下限,疏浚物中砷、鉻、銅、鉛、鋅、有機碳、硫化物、油類,其中不多于兩種的含量超過化學評價限值的下限,但不超過上限與下限的平均值,且其小于4μm的粒度組分含量不大于5%,小于63μm的粒度組分含量不大于20%。
2沾污疏浚物(Ⅱ類)
疏浚物中主要化學組分含量均不超過化學評價限值的上限,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疏浚物為沾污疏浚物:
a)疏浚物中鎘、汞、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聯苯總量等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含量超過化學評價限值的下限;
b)疏浚物中砷、鉻、銅、鉛、鋅、有機碳、硫化物、油類的物理化學組分含量不滿足6.1b)規定的要求。
3污染疏浚物(Ⅲ類)
疏浚物中一種或一種以上化學組分含量超過化學評價限值的上限為污染疏浚物。
海洋疏浚物檢測項目指標
(1)重金屬含量:
重金屬如汞(Hg)、鎘(Cd)、鉛(Pb)、銅(Cu)、鋅(Zn)等在海洋環境中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GB30980-2014對疏浚物中多種重金屬的含量設定了嚴格限值。以汞為例,若疏浚物中汞含量超標,傾倒后會在海洋生物體內富集,通過食物鏈傳遞,最終危害人體健康,同時也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造成破壞。檢測時,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等高精度分析技術,確保重金屬含量測定的準確性。
(2)有機污染物含量:
多環芳烴(PAHs)、有機氯農藥(如滴滴涕DDT、六六六HCH)等有機污染物同樣是重點檢測對象。這些有機污染物具有毒性、難降解性,會干擾海洋生物的生理功能,影響其繁殖、生長和免疫能力。標準詳細規定了各類有機污染物在疏浚物中的允許含量范圍。例如,多環芳烴中的苯并[a]芘,具有強致癌性,其在疏浚物中的含量必須嚴格控制在極低水平,檢測時需借助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先進設備,精確測定其含量。
(3)營養鹽含量:
氮(N)、磷(P)等營養鹽雖然是海洋生物生長所必需的,但過量的營養鹽進入海洋,可能引發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赤潮等生態災害。GB30980-2014對疏浚物中的總氮、總磷等營養鹽含量進行了規定。通過檢測營養鹽含量,可預估疏浚物傾倒后對海洋水體中營養鹽平衡的影響,提前采取相應措施,防止海洋生態系統因營養失衡而遭受破壞。
(4)生物毒性測試
生物毒性測試是評估海洋疏浚物對海洋生物潛在危害的重要手段。采用海洋生物如貽貝、糠蝦、海洋浮游植物等作為受試生物,將其暴露于一定濃度的疏浚物浸出液中,觀察生物的死亡率、生長抑制率、繁殖能力變化等指標。若疏浚物浸出液導致受試生物出現明顯的毒性反應,如較高的死亡率或生長抑制現象,表明該疏浚物具有潛在生物毒性,不符合傾倒標準。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