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化學品經口毒性試驗方法流程
  • 14次
  • 2025-07-29

  化學品經口毒性試驗是毒理學評價中針對化學品(包括工業原料、農藥、食品添加劑、藥品、化妝品原料等)通過口服途徑進入機體后,評估其毒性大小、性質及潛在危害的重要試驗方法。


化學品經口毒性試驗


  化學品經口毒性試驗方法流程


  (1)動物選擇


  通常選用健康的實驗動物,如大鼠、小鼠、豚鼠、兔等,其中大鼠和小鼠因繁殖快、易飼養、生理特征明確等特點被廣泛使用。選擇的動物應雌雄各半(特殊情況除外),體重在規定范圍內,且無明顯疾病和異常。


  (2)劑量分組


  為觀察不同劑量化學品的毒性反應,需設置多個劑量組,包括高、中、低劑量組,同時設立對照組(如溶劑對照組或空白對照組)。高劑量組應能引起明顯的毒性反應甚至死亡,低劑量組應不產生毒性作用,中劑量組則介于兩者之間,以體現劑量-效應關系。劑量的確定可參考預試驗結果或相關文獻資料。


  (3)染毒方式


  灌胃法: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將受試化學品溶解或懸浮于合適的溶劑(如蒸餾水、植物油等)中,通過灌胃針將一定體積的受試液直接注入動物胃內。灌胃體積需根據動物體重確定,一般不超過動物胃容量的10%,以避免對動物造成機械損傷。


  喂飼法:將受試化學品與動物飼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讓動物自由攝食。這種方法適用于易溶于飼料且毒性較低的化學品,但需保證動物攝入的受試物劑量準確,因此要監測動物的進食量。


  吞咽膠囊法:對于大型動物(如犬),可將受試化學品裝入膠囊中,讓動物吞咽。該方法能準確控制劑量,但操作相對復雜。


  (4)觀察指標


  一般狀況觀察:染毒后定期觀察動物的行為活動、精神狀態、進食量、飲水量、皮毛狀況、糞便性狀等,記錄異常情況出現的時間、程度和持續時間。


  體重變化:每周至少稱量一次動物體重,觀察體重增長或下降情況,體重變化是反映動物健康狀況和毒性反應的敏感指標之一。


  死亡情況:記錄動物的死亡時間和數量,計算死亡率。


  血液學和生化學檢查:在試驗中期和結束時,采集動物血液,檢測血液學指標(如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血紅蛋白含量等)和血液生化學指標(如肝功能指標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腎功能指標尿素氮、肌酐等),了解化學品對血液系統和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的影響。


  病理學檢查:對死亡動物和試驗結束后處死的動物進行大體解剖,觀察各臟器的大小、顏色、質地等有無異常,然后取主要臟器(如心、肝、脾、肺、腎、胃、腸等)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確定靶器官和病變性質。


  (5)試驗期限


  根據化學品經口毒性試驗目的不同,試驗期限可分為急性經口毒性試驗(通常為14天)、亞慢性經口毒性試驗(一般為21-90天)和慢性經口毒性試驗(可達1年以上)。急性試驗主要觀察短期內的毒性反應和致死效應,亞慢性和慢性試驗則重點研究長期接觸化學品的毒性作用及蓄積毒性。


  (6)結果評價


  根據試驗數據,計算半數致死劑量(LD??)(急性試驗),確定無可見有害作用水平(NOAEL)和最低可見有害作用水平(LOAEL)等指標,綜合評價化學品的經口毒性大小、毒性特征及靶器官,為化學品的安全性評估和風險管理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