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次
2025-11-07
頭發梳理性功效測試核心目標是衡量產品能否降低頭發梳理時的摩擦力、打結概率,減少拉扯損傷。通過對比使用產品前后,或樣品組與空白對照組的梳理數據,客觀評估功效強弱。當前化妝品功效宣稱需有科學依據支撐,梳理性作為常見護發功效,測試數據可作為產品功效宣稱的核心佐證。這能避免因“功效無依據”面臨監管處罰,同時規范市場競爭秩序。

頭發梳理性功效測試標準流程
1.樣品處理步驟
發束預處理:用去離子水輕輕沖洗發束,去除表面雜質,用吸水紙吸干多余水分,自然風干至完全干燥(或按測試需求保持半濕潤狀態)。
產品涂抹與處理:按實際使用比例,將測試樣品均勻涂抹在發束上,按摩1-2分鐘后,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護發素類產品可保留少量殘留),再次干燥至指定狀態(干燥/半濕潤)。
2.梳理測試操作
(1)儀器測試法(客觀數據核心)
發束固定:將發束一端固定在儀器夾具上,保持發束伸直且無張力。
梳理參數設置:梳子以恒定速度(如10mm/s)從發束根部向發梢移動,移動距離與發束長度一致,每組發束重復測試3-5次。
數據采集:通過儀器記錄梳理過程中的最大阻力值(N)、平均阻力值(N)、阻力波動系數,波動越小說明梳理性越穩定。
(2)人工評價法(主觀補充)
評價員篩選:選擇10-15名健康受試者,無毛發過敏史,提前熟悉評價標準。
梳理體驗:評價員用統一梳子手動梳理測試發束,從根部到發梢重復3次。
評分記錄:按5分制評分(1分=極難梳理,卡頓嚴重;5分=極其順滑,無阻力),重點評價“初始梳理阻力、中途卡頓次數、發梢順滑度”三個維度。
3.數據處理與結果判定
數據統計:計算每組發束的儀器測試平均值(最大阻力、平均阻力)和人工評分平均值,保留兩位小數。
差異分析:通過統計學方法(如t檢驗)對比測試組與對照組的差異,需滿足P<0.05(差異顯著)。
結果判定:
儀器指標:測試組平均梳理阻力較對照組降低≥15%,且阻力波動系數≤0.2,說明梳理性有顯著改善。
主觀評分:測試組平均評分較對照組提升≥0.8分,且無明顯卡頓反饋,驗證梳理性改善效果。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