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次
2025-08-19
擦手紙直接接觸手部皮膚,且可能間接接觸食物,擦手紙檢測可排查產品中是否含有熒光增白劑、重金屬、殘留化學物質等有害成分,避免刺激皮膚或通過手部接觸進入人體,尤其對兒童、敏感肌人群更重要。
擦手紙檢測執行標準最新版要求
GB/T24455-2022《擦手紙》適用于人們日常生活用的各種擦手紙,包括抽取式擦手紙、卷式擦手紙等,不適用于廚房用紙等其他特定用途的擦拭紙。此標準為擦手紙的生產、銷售、質量監督等環節提供了統一規范,以保障消費者使用安全與產品質量。
(1)擦手紙安全指標
可遷移性熒光物質:不得檢出可遷移性熒光物質,這類物質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潛在風險,尤其是長期接觸可能對皮膚和黏膜造成不良影響。通過特定的檢測方法,如熒光分光光度計檢測,確保產品中無此類物質殘留。
脫色性能:對于本色、印花、染色擦手紙以及回用漿(纖維)擦手紙需考核脫色性能。脫色性能不合格的擦手紙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掉色現象,污染手部或其他物品,影響使用效果。
丙烯酰胺含量:嚴格限制丙烯酰胺含量,其具有一定毒性。規定丙烯酰胺含量不得超過某一限值,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等專業檢測手段進行精準測定,保證產品安全性。
重金屬含量:對鉛、汞、鎘、砷等重金屬含量進行嚴格控制。這些重金屬若通過皮膚接觸進入人體,會在人體內蓄積,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造成損害。通過原子吸收光譜法等儀器分析技術,確保重金屬含量處于極低水平,符合標準要求。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含量:嚴禁使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此類染料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產生的芳香胺具有致癌性,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設備進行檢測,從源頭上杜絕此類染料用于擦手紙生產。
(2)擦手紙檢測微生物指標
細菌菌落總數:細菌菌落總數應控制在規定范圍內,不得超過200CFU/g。通過平板計數法等微生物檢測手段,監測產品細菌滋生情況,降低因細菌超標引發皮膚感染等問題的風險。
致病性化膿菌:不得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溶血性鏈球菌等致病性化膿菌。這些病菌一旦通過擦手紙接觸人體皮膚破損處,極易引發化膿性炎癥等疾病,嚴重影響消費者健康。采用微生物分離鑒定等專業方法進行檢測,保障產品衛生安全。
大腸菌群:不允許有大腸菌群存在。大腸菌群的存在表明產品可能受到糞便污染,存在腸道致病菌污染風險。通過相應的微生物檢測流程,如乳糖發酵試驗等,確保產品符合衛生標準。
真菌菌落總數:真菌菌落總數同樣是衡量擦手紙衛生狀況的關鍵指標,各類產品真菌菌落總數均不得超過100CFU/g。控制真菌數量可防止因真菌滋生產生異味、損壞紙張,同時避免使用者接觸到過多真菌引發健康問題。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