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次
2025-08-19
嬰兒濕巾是專為嬰幼兒設計的一次性清潔用品,通常以無紡布為載體,浸潤含有純化水、保濕劑、溫和清潔劑、防腐劑等成分的溶液,用于清潔嬰兒的皮膚。其特點是質地柔軟、酸堿度接近嬰兒皮膚,且刺激性較低,方便家長在外出、換尿布等場景下快速清潔嬰兒肌膚。嬰兒濕巾檢測有哪些項目及國家標準要求?
嬰兒濕巾檢測標準
GB/T27728.2-2024《濕巾及類似用途產品第2部分:嬰童濕巾專用要求》
本標準規定了嬰童濕中的要求、檢驗規則、標識、包裝、運輸、貯存,描述了相應的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日常生活所用的由非織造布、無塵紙或其他原料制造的各種供6歲及以下嬰幼兒及兒童使用的濕巾的生產、檢驗和銷售。
嬰兒濕巾檢測項目指標
1.含液量:濕巾的含液量應適中,以保證產品具有良好的清潔和保濕性能。具體含液量范圍根據產品類型和設計用途確定,一般通過重量法等檢測方法進行測定。
2.pH值:pH值應控制在適合嬰幼兒皮膚的范圍內,一般為弱酸性至中性,例如pH值在5.0-7.5之間,以維持嬰幼兒皮膚的酸堿平衡,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可通過pH試紙或pH計等工具進行檢測。
3.重金屬:鉛、汞、鎘、砷等重金屬含量應嚴格控制在極低水平。例如,鉛含量不得超過[X]mg/kg,汞含量不得超過[X]mg/kg等,以防止重金屬通過皮膚接觸進入嬰幼兒體內,對健康造成危害。通過原子吸收光譜法等儀器分析方法進行檢測。
4.可遷移性熒光物質:不得檢出可遷移性熒光物質,因為此類物質可能對嬰幼兒身體健康產生潛在風險。采用特定的熒光檢測設備進行檢測。
5.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含量應低于規定的限值,例如不得超過[X]mg/kg。丙烯酰胺具有一定的毒性,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等方法進行檢測。
6.甲醛:甲醛含量應符合嚴格標準,一般不得超過[X]mg/kg。甲醛是一種常見的有害物質,可能對嬰幼兒呼吸道和皮膚產生刺激。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等方法進行檢測。
7.甲醇:甲醇含量應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不得超過[X]mg/kg。甲醇對人體具有毒性,尤其對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可能產生不良影響。通過氣相色譜法等方法進行檢測。
8.苯、甲苯、二甲苯:苯、甲苯、二甲苯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應極低,苯不得檢出,甲苯和二甲苯含量分別不得超過[X]mg/kg。這些物質具有揮發性,可能對嬰幼兒的呼吸系統等造成危害。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設備進行檢測。
9.防腐劑:除了不得使用特定的有害防腐劑外,允許使用的防腐劑種類和使用量應符合相關規定,以確保在保證產品微生物安全性的同時,不會對嬰幼兒皮膚產生不良影響。例如,對羥苯甲酯等防腐劑的使用量有明確限制。
10.鄰苯二甲酸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含量應嚴格控制,例如,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丁芐酯(BBP)等含量總和不得超過[X]mg/kg。此類物質可能干擾嬰幼兒內分泌系統。通過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設備進行檢測。
11.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得使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以防止在使用過程中染料分解產生致癌物質危害嬰幼兒健康。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設備進行檢測。
12.細菌菌落總數:細菌菌落總數應控制在較低水平,例如不得超過[X]CFU/g(或CFU/mL),以減少細菌滋生對嬰幼兒皮膚造成感染等風險。采用平板計數法等微生物檢測方法進行檢測。
13.真菌菌落總數:真菌菌落總數同樣應符合嚴格標準,不得超過[X]CFU/g(或CFU/mL)。采用適宜的真菌培養和計數方法進行檢測。
14.初始污染菌:產品在未開封狀態下的初始污染菌應滿足規定要求,確保產品在生產包裝后微生物污染處于可控范圍。采用相應的微生物檢測方法進行檢測。
15.致病性化膿菌:不得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溶血性鏈球菌等致病性化膿菌,以保障嬰幼兒使用安全。通過微生物分離鑒定等方法進行檢測。
16.大腸菌群:不得檢出大腸菌群,防止腸道致病菌污染產品對嬰幼兒健康造成威脅。采用相應的微生物檢測方法進行檢測。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整體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