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聞資訊
INFORMATION CENTER
新聞資訊 技術文章 光伏電站能效比是指什么?有哪些測試方法?
光伏電站能效比是指什么?有哪些測試方法?
  • 18次
  • 2025-08-21

  能效比是光伏電站輸出的有效電能與輸入的太陽能總輻射能量之比,它直觀地體現了光伏系統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能力。較高的能效比意味著在相同的光照條件下,電站能夠產生更多的電能。光伏電站能效比測試有哪些方法?


光伏電站能效比測試


  光伏電站能效比介紹


  電站效率,也被稱為光伏電站能效比(PR),是衡量光伏電站性能的重要指標。它表示電站的輸出能量與輸入能量之比,即電站實際發電量與理論發電量之比。在實際操作中,電站的實際發電量可以通過后臺電表進行統計,而理論發電量則取決于電站的實際裝機容量和日照小時數。


  因此,日照小時數成為了計算電站系統效率的關鍵因素。它主要通過電站氣象站中的輻照度計進行統計,而輻射數據的測量需遵循GB/T20513-2006國標文件中的相關規定。


  光伏電站能效比測試方法


  現場實測法是通過直接在光伏電站現場布設測量儀器,實時采集相關數據來計算能效比的方法,具有數據真實、準確性高的特點。具體方法流程如下:


  1)數據采集準備:


  需在光伏陣列區域合理布置太陽輻射監測儀,確保其測量點能代表整個光伏陣列的受光情況,通常選擇在陣列無遮擋、采光均勻的位置。同時,在電站并網點安裝高精度的電能計量裝置,用于記錄輸出的電能總量,計量裝置的精度等級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如0.5級及以上)。此外,還需記錄測試期間的環境參數,如環境溫度、風速、濕度等,這些參數可能會對光伏組件的轉換效率產生影響,可用于后續數據修正。


  2)數據采集過程:


  按照預定的測試周期(如一天、一個月或一個完整的季節),連續采集太陽輻射能量數據和并網點輸出電能數據。數據采集的時間間隔應根據測試需求確定,短周期測試可采用分鐘級間隔,長周期測試可采用小時級間隔。在采集過程中,需定期檢查儀器設備的運行狀態,確保數據采集的連續性和準確性,避免因儀器故障、數據傳輸中斷等問題導致數據缺失。


  3)能效比計算:


  測試周期結束后,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將太陽輻射監測儀記錄的單位面積太陽輻射能量乘以光伏陣列總面積,得到總太陽輻射能量輸入量;將并網點電能計量裝置記錄的電能總量作為實際輸出電能。能效比的計算公式為:能效比=(實際輸出電能總量÷總太陽輻射能量總量)×100%。